不丹的居民是远古时期从邻近国家移居而来的,经过长时间的演变,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1969年以前,不丹从未进行过全国性人口普查,因而严重缺乏居民数量、群落、密度和迁徙的精确资料。1969年,不丹皇家政府组织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从普查的情况看,不丹居民的分布,首先与其地理、地势以及气候等有很大关系。在地势较平坦,地理和气候条件都较好的地方是人口密集区。其次与历史上的政治和宗教中心有关。不丹的地势和历史政治等因素严重左右着居民的居住模式。不过,居民的分布情况大致与气候区相吻合。不丹现有主要民族为不丹族和尼泊尔族,此外,还有少数土著人和移居者,占全国总人数的15%。不丹尽管民族少,人口也少,但语言却十分丰富,共有十多种语言。现在广泛使用的主要语言有4种,即宗卡语(Dzongkha)、夏却普语(Sharchop,即东部语)、洛昌语(Lhotsam,即尼泊尔语)和英语。
一、民族
不丹的种族大致可分为3种:第一种为土著人,主要居住在不丹东部地区;第二种为西藏人的后裔,主要居住在不丹西部地区;第三种为尼泊尔人的后裔,主要居住在不丹南部地区。
不丹现在的居民都是许多世纪以前从邻近国家移居不丹的后裔,人的体质特征多属蒙古人种,体格强壮,皮肤黝黑,吃苦耐劳,全讲藏缅语,生活方式也类似。
据考证,不丹人祖先主要来自中国的西藏、缅甸、尼泊尔和印度。据梵文典籍记载,不丹的土著是库池部落。该部落的人被称为“阿洛(Ngalop)”,于公元9世纪从中国西藏移居到不丹的北部和西部地区,并把中国西藏的文化和佛教也带到了不丹,至今仍是不丹政治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的演变,其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文化、心理素质等都与藏人有许多不同的特点,逐步形成一个独立的民族,即不丹族。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缅甸人、印度人和尼泊尔人相继来到不丹。从阿萨姆或许是从缅甸移居不丹东部地区的印度——蒙古人被称为“夏却普”,即东部人。他们虽然是不丹最大的人群,但是,后来逐渐融入到西藏——阿洛人的文化之中,因为他们紧靠印度,有些人讲阿萨姆语或印地语。经过长时间各民族间的相互征服同化,不丹人的民族成分日趋简单。现在,不丹的主要民族只有不丹族和尼泊尔族。
不丹族——不丹族人,也称“竺克巴”(Drukpa),遍布全国各地,占全国总人口的50%,主要是中国西藏人血统和印蒙血统的后裔以及卓克巴(Drokpa)、雷普恰(Lepcha)和多雅(Doya)部落土著人的后裔。他们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语言,喜欢穿紫色布料衣服,束腰带,外面罩上一件皮衣,脚上穿皮靴,头上戴一种用牦牛毛制作的帽子,帽尖上有个斜槽斜向一边,用来排除雨水。他们的体格和相貌与西藏东部人十分相似,骨骼粗壮,宽夹颊骨、下颌突出,眼睛细长、身体健壮。东部不丹族人与西部不丹族人有所不同。居住在东拉山口以东地区的不丹族人与中国西藏门隅地区西部的居民有较多的相似之处。而居住在佩累拉山口以西地区的不丹族人则与西藏亚东春丕谷和锡金北部的居民非常相似。不丹族人主要从事农牧业生产,少数从事商业和工业等。
尼泊尔族——尼泊尔族的祖先是19世纪(尼方宣称是17世纪)从尼泊尔王国来到不丹的,人的体质特征、生活习惯和语言都与尼泊尔王国的居民非常相似。现在尼泊尔族人占不丹全国总人口的35%。他们主要居住在不丹南部地区的桑契、乞朗、楚卡、达加纳、吉列普、沙奔、莎姆德罗普宗卡等地,主要从事园艺、种植、工商业等。
其他民族——不丹还有部分土著人和移居者,他们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5%,散居在全国各地,保持着各自的民族风格和生活习惯,主要从事农牧业和商业。
二、语言
不丹居民的语言以不丹族宗卡语为主,也讲夏却普语、洛昌语和英语。其中,宗卡语为不丹的国语,英语是教学和官方语言,夏却普语和洛昌语是两种最主要的地方语言。由于不丹地形复杂,长期交通不便,加之社会经济文化落后,民间交往较少,因此,语言的地方性差异很大,方言十分普遍。目前,在全国流行18种以上的方言中,仅不丹东部地区就有11种方言。
宗卡语(Dzongkha)——为不丹的国语。它是以纳龙语为基础发展而成,类似中国的藏语。它起源于17世纪,起初只是在政府官员和僧团人员中使用,曾被称作“官方语言”。平民百姓则使用的是地区方言。如不丹西部地区的老百姓使用“纳龙语”;中部地区的老百姓使用“布姆塘语”,而东部地区的老百姓使用“昌拉语”。由于“纳龙语”、“布姆塘语”和“夏却普语”彼此间差别较大,给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相互间的交往带来很大困难,严重地影响了不丹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因此,不丹皇家政府于1986年决定把“宗卡语”作为国语,并在全国推广使用,彻底解决国人间相互交往的语言障碍。
不丹皇家政府在1986年成立了宗卡语发展委员会。该委员会由6名大臣和9名资深官员,共15名成员组成,财政部大臣任委员会主席。皇家政府规定,所有学校必须用宗卡语教学。政府委托帕罗教师进修学院和西姆托卡文化学校大力培训宗卡语教师。到1995年7月,不丹有宗卡语教师789名,已基本满足了各学校的教学需要。此外,各村还还开办宗卡语夜校,免费教村民学习宗卡语。为了更好地指导国人学习宗卡语,宗卡语发展委员会编印了《宗卡语语法》和《宗卡语辞典》。目前,全国有一半以人的人能讲宗卡语,宗卡语已成为国家广播和电视节目的4大语言(即宗卡语、夏却普语、洛昌语、英语)之首。
英语(English)——英语为不丹的官方语言,只有国家高级公务员和军队高级官员使用,主要用于对外交往。英语在不丹的推广使用始于1960年,目前不丹有条件的学校都教授英语。
洛昌语(Lhotsam)——其前身是尼泊尔语(Nepali)。尼泊尔语用天城文字书写,主要由居住在不丹南部的尼泊尔人后裔和尼泊尔移民使用,使用人数约占不丹总人口的30%。不丹南部的学校也教授尼泊尔语。20世纪90年代后期,不丹政府将尼泊尔语改称为洛昌语,在广播、电视和各种正式场所使用。目前,洛昌语已成为不丹媒体广泛使用的四种语言之一。
夏却普语(Sharchop)——又称昌拉语(Changla),同时还称东部语,主要在不丹东部地区的扎西岗、隆子、佩玛加泽尔等宗使用。目前,该语言已成为不丹媒体的四种主要语言之一。
除上述4种主要语言之外,不丹还有两种使用较广的地方语言,一是纳龙语(Ngalong),二是布姆塘语(Bumtang)。其中,纳龙语也称西部部,主要广泛用于不丹西部地区,如哈宗、帕罗、廷布、普那卡、旺迪颇章、楚卡等宗。纳龙语是在中国古藏语的基础上发展而民的,但发音上有很大变化,常常把两个藏语音节缩简成一个音节,前加字和后加字在藏语里不发音,但在纳龙语里则要发音。纳龙语的词语补语与藏语不同,特别是与标准的藏语口语差别很大;布姆塘语主要在布姆塘地区和部分相邻地区使用,发同萨、仁工、孟加尔等宗,在不丹其他地区使用这种语言的人较少。